正规杠杆炒股官网_炒股十倍杠杆申请条件_正规炒股配资平台查询

这几个城市,命运的齿轮开始生锈…

文/子木

年前跑了几个城市,主要跟“系统”里的朋友打听情况。

有的很富,上面给钱也很多,今年特批很多项目,一片澎湃景象;有的则很穷,项目预算砍了很多,工资都发不出来。

城市之间的发展路径,撕裂得很严重。

跟之前判断一致,2024年,上面已经开始进行“战略性放弃计划”,根据“投资产出比”,来衡量是否对一个地方进行“再投资”。

这跟中学很多班级的“潜规则”一样,要把学习好、底子好的学生,放到前排,学习不好底子差的学生,留在后排。

这样做的好处是,可以重点帮助学习好的学生,拉高上限,提高平均值。

但残酷的是,学习不好的学生再想弯道超车,提升成绩,变得异常艰难。

这也对应了前几天市场热传的一个消息——

高层将对12个省市进行“严控”,除了供水、供暖、供电等基本民生工程外,其他新开工项目,一律驳回。

文件上是:“严控新增项目,支持保障项目,停缓在建项目”。

这还挺残酷的,因为2024年是基建大年,中央都提高赤字率大放水了,这些地方却被拉了黑名单。

问了一下,说是这些债务较高的地方,不同程度出现虚报基建项目,套钱发工资的情况。

这就很严重了,做基建是为了拉经济创造就业岗位的,而现在却是,在欠了一屁股债的基础上,错上加错。

这12个省市分别是东北三省、内蒙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云贵、广西、重庆和天津。

名单出来我还挺惊讶的。

像云贵广西这样的地方,欠债很正常,尤其贵州,一个贫困县(独山县)5年烧掉400亿,全县人口人均负债10万,当时还上了全球新闻。

刚听说,贵州省的社保缴纳用户,用各种途径都查不到已缴纳的养老金数据,贵州的朋友可以求证一下。

但重庆、天津,两大直辖市手拉手,从前排直接调到后排,的确有些大跌眼镜。

认真复盘了数据,也跟当地的朋友聊过之后,才发现,2023年最失落的不是黑龙江也不是河南,而是重庆。

按市排序,重庆GDP被广州超越,从全国第四滑落到全国第五,按省排序,重庆被辽宁超越。

全年常住人口3191万,比上一年减少21.9万,外贸进出口7131亿,比上面负增长10.7%。让本就就业难度比较高的重庆,雪上加霜。

盘根问底,问题不少。

比如重庆作为中国汽车之城,跟新能源失之交臂,当初辉煌一时的金融产业,遭遇连环打击,数字高新产业又没做起来。

土地规划比较迷惑,东一榔头西一棒槌,找不到发展重点,招商引资和投资层面,又被隔壁的成都长期压制。

几年前我去重庆出差,跟当地司机聊天,他们心中对成都是一万个看不起,但最近去重庆出差,司机一声声叹气,说重庆这么好的城市,已经不被重视了,未来也很难跟成都比较,除了成都的大省会战略,其他懂的都懂。

找不到增长点、很难再承接投资红利是重庆未来十年最大的困局,而现在又被蒙上化债省市的名头,再想突破非常艰难。

至于天津,自从20年GDP跌出全国前十后,身子板就越来越差了。

京津冀规划利好层面,一个都挨不上,人才又被北京常年虹吸……这种地狱级游戏难度下,玩游戏的人还都是“不犯错就行”的态度。

说来还挺可惜,可曾想天津当年是匹敌上海的存在……尤其2000年的时候,天津的电子制造业在全国无以匹敌,滨海新区还被视为第二个浦东。

然而后来,就开始搞一些看不懂的操作。

比如开始大力发展金融业,与北京展开大决斗。花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去做什么大乙烯空客等重工业项目。

后来苹果手机面世,摩托罗拉直接瘫痪,带着天津的电子制造业一起步入坟场,滨海新区也没发展明白,在海洋产业研究上被青岛、大连等沿海城市超越。

失去主力产业的天津,促使年轻人加速外流,天津但凡稍有能力的人都愿意去北京发展,这也为后来的房价疲软,埋下了伏笔。

盘点完被甩到后排的学生,我们再看前面的位置变化,2023年,四川超越河南,成为全国第五。

河南难,是共识。

唯一经济强力的郑州,靠的是富士康,这种极易被取代,而且生产附加值较弱的产业链,在当下城市竞争格局中,根本不够看。

说白了,四川成都已经在大搞特搞专精特新,开始造AI机器人了,河南这边还在招人进厂,加工生产苹果手机。

显然是两个维度的竞争。

辽宁超越重庆,其实并不是因为辽宁经济发展好,而是去年中央项目在辽宁的投资增长高达30%……

之前讲过东北振兴,觉得是玩笑话,但事实上看数据,真金白银倒是真的给了。

这可能来源于长远的战略部署。

东北虽然这些年出现了很多问题,但战略位置非常重要。

拿一带一路说,陆上丝绸之路是从上海到西安,把长三角的产能输送至中亚和西亚;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广州和泉州,把沿海产能输送到东亚和东南亚。

那么向北呢?

通俄罗斯到欧洲这根线,最佳的支点只能设在东三省,其中辽宁的位置和底子最好。

去年,辽宁就在年终重磅规划里提到:

到2025年,辽宁省将初步建成东北海陆大通道,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年均增长10%以上,商品车海联运量达到60万辆,中欧班列开行量年均增长10%……

再加上今年哈尔滨旅游暴火,刷新了很多人对东北固有认知,黑土地又在孕育着新一轮的生机。沈阳和哈尔滨可以重点关注。

其实城市之间的竞争,是动态的。

有的学生学习好,但并不代表一直好,有的学生学习差,但并不代表一直差。

马太效应,其实就是自由市场竞争下,优胜劣汰的必然规律,班主任的战略性“偏爱”,其实就是选择了不与趋势做对抗。

但这也并不代表能级较弱的城市,彻底没有了可能性。

这两年我们看到曹县、淄博、哈尔滨的努力,也是反马太的一次次尝试,虽然这些城市房价没有大的增长点,但产业良性发展,对一个城市的居民,绝对是收入和幸福指数的递增。

反而一些底子不错的大城市,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,有些可惜。

一个城市操盘团队的思维、执行和方向,几乎是一个城市未来命运转折的关键点,城与城之间差距非常大,一个考100分,另外一个可能就是零蛋。

目前全国最缺的还是产业。

包括成都、杭州、武汉、长沙、西安在内的所有二线城市,就业是最大的问题,这是因为最近几年,二线城市承接了一线返流人口,又虹吸了三四线的流入人口。

人口大于产业,就会内卷,尤其是二线城市的就业者,普遍收入较低,被迫营业。

但我认为这是暂时的,北上广深当年也很卷,后来爆发产业红利,就业市场繁荣,年轻人基本都能找到好的工作机会。当然前提是经济能复苏,否则一切免谈。

二线城市未来的竞争会进入白热化状态,拼的是谁更能把握住下一个十年最赚钱的赛道,杭州有数字产业,苏州有智能制造业,武汉有光电和医药,成都有高新科技……

产业能赚钱,就有人才来,人才来了,城市就有好的未来,一切资产的价格都是上涨的。

反之,所有螺旋都呈下降的姿态,最终的结果就是全面鹤岗化,变成安逸的养老之城。

所以这时候你可以自问,你所在的城市有什么?

城运关系着每个人的“业”,行业、职业、学业、事业、产业……

如果一个城市营商环境不好,你在这里做生意就会很难,如果一个城市产业和人口都是负增长,那么你在这个城市买房,大概率会亏进去。

好的城市,你付出青春,可以得到好几倍的回报,差的城市,你付出所有,反手给你一耳光。

顺势而为,是人生哲学。

中国的城市,目前已经有80%的比例进入衰退期,最后变成生活成本极低的养老城,这还是比较保守的推演,慢慢大家都会见到。